【五个步骤,帮助工程师识别产品和工艺风险、总结经验教训】
一、 课程背景:
80%的质量问题都源于设计缺陷和工艺缺陷,质量管理的被动局面则在于对这些缺陷缺乏有效的管理。
FMEA用严密的逻辑对工程师的设计方案和工艺方案进行评审(其中包括对经验教训的分析总结),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优先顺序和方案。这种系统化的方法能将工程师团队的技术很好地储备起来,并使之规范化和文件化。
二、 课程目的:
使学员能熟练掌握FMEA,并能合理地运用在产品设计中的风险分析及确定改进措施;熟练掌握FMEA分析的逻辑关系,将FMEA的输出结果与设计流程中的其它工具结合,确保在设计中对风险点进行有效地管控。
三、 课程特色:
本课程独创的“五步法”能有效帮助学员如何在设计阶段和工艺阶段找到质量问题的根源。通过对基本原理的讲解和案例分析,帮助学员很好的理解FMEA;再以客户的实际产品和工艺为例进行分组研讨,加深对FMEA的认识和理解,讲师专业点评与学员分享。
四、 参加人员:
技术部门、设计部门、工艺部门、制造部门和质量部门的管理层及工程师。
五、 课程提纲:(12小时/2天)
单元 |
主要内容 |
目的 |
0 |
破冰案例研讨 |
|
|
风险的来源 |
梳理产品质量问题的来源 |
1 |
FMEA概述 |
|
|
FMEA的发展历程及类型 |
|
|
产品设计流程与FMEA的使用时机 |
|
|
FMEA的定义 |
|
|
FMEA开发小组团队 |
确定FMEA的职责,尤其是高层的参与 |
|
FMEA负责人的职责 |
|
定义FMEA的顾客 |
|
|
FMEA使用的成本效率 |
强调FMEA的重要性 |
|
单元小结:使用FMEA的基本原则 |
强调不能将问题传递到下一个环节 |
2 |
DFMEA的实施 |
|
|
步骤0:准备 |
|
|
DFMEA的目标 |
|
|
在制造和装配时需考虑的事项 |
|
|
需考虑使用阶段的事项 |
|
|
在FMEA过程需要提供的文件 |
|
|
创建一个卓越FMEA的条件 |
|
|
步骤1:结构分析 |
|
|
产品结构分析方法之一:硬件分析法 |
以案例分析说明 |
|
产品结构分析方法之二:功能分析法 |
|
产品结构分析方法之三:硬件分析法与功能分析法相结合 |
|
产品结构分析方法之四:P(Parameter)图 |
|
分组练习一:练习产品结构分析 |
以客户的产品为例,进行结构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步骤2:功能分析 |
|
|
定义功能的方法 |
|
|
质量机能展开(QFD) |
|
|
将QFD链接到DFMEA |
|
|
描述功能 |
|
|
“项目/功能与要求”分析 |
案例分析 |
|
分组练习二:练习功能分析以及要求 |
在练习一的基础上,进行“功能/要求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步骤3:失效模式分析 |
|
|
什么是失效 |
|
|
潜在失效模式及其类型 |
案例分析 |
|
潜在失效的后果 |
案例分析 |
|
失效模式和后果的联系 |
|
|
分组练习三:练习定义失效模式及其后果 |
在练习二的基础上,进行“失效模式和后果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潜在失效起因/机理 |
|
|
典型的失效起因/机理 |
案例分析(失效链) |
|
现行设计控制及类型 |
案例分析 |
|
设计评审的内容 |
|
|
在设计中如何规避人为的错误 |
|
|
分组练习四:练习分析失效原因及其控制措施 |
在练习三的基础上,进行“失效原因和控制措施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步骤4:措施分析 |
|
|
严重度(Severity)评估和分级 |
|
|
特殊特性(Special Characteristics) |
|
|
产品特性金字塔 |
|
|
特性级别 |
|
|
发生度(Occurrence)、探测度(Detection)评估 |
|
|
风险优先数RPN(Risk Priority Number) |
|
|
风险评估(Risk Assessment) |
案例:GM和Ford的要求
案例:VDA推荐的采取措施的原则 |
|
优先关注的高风险之一:严重度 |
|
优先关注的高风险之二:设计风险 |
|
优先关注的高风险之三:RPN Top X |
|
分组练习五:练习分析风险措施的需求 |
在练习四的基础上,进行“风险量化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步骤5:优化改进 |
|
|
建议措施及责任 |
|
|
DFMEA改进途径 |
|
|
措施的提出、评价和选择 |
|
|
措施评价工具:Pugh matrix、Pay-Off matrix |
|
|
采取的措施及结果的确认 |
案例分析 |
|
分组练习六:练习提出和选择改进措施方案 |
在练习五的基础上,进行“改进措施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DFMEA的输出和关联 |
|
|
跟踪措施 |
|
|
单元小结:DFMEA与设计文件的相互关系 |
|
3 |
PFMEA的实施 |
|
|
步骤1:准备 |
|
|
创建一个卓越FMEA的条件 |
|
|
过程风险的接口 |
|
|
步骤2:过程定义 |
|
|
过程流程图 |
案例:宏观过程流程图 |
|
过程/功能定义 |
|
|
微观过程流程图 |
案例:各工序的输入输出 |
|
列出对功能的详细要求 |
|
|
分组练习七:练习绘制流程图 |
以客户的工艺为例,进行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步骤3:失效模式分析 |
|
|
潜在失效模式及其类型 |
案例分析 |
|
动作的运行机理 |
案例分析 |
|
采用“头脑风暴法”识别所有的失效模式 |
|
|
潜在失效的后果及思考方向 |
|
|
失效模式和后果的联系 |
|
|
分组练习八:练习定义失效模式及其后果 |
在练习七的基础上,进行“失效模式和后果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潜在失效的原因 |
|
|
原因分析判断技巧 |
|
|
现行过程控制 |
|
|
现行过程控制:常见的探测措施 |
案例分析 |
|
失效原因→失效模式→失效后果 |
|
|
分组练习九:练习识别失效模式的原因和控制措施 |
在练习八的基础上,进行“失效原因和控制措施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步骤4:措施分析 |
|
|
严重度(Severity)、发生度(Occurrence)、探测度(Detection)评估和分级 |
|
|
风险优先数RPN(Risk Priority Number) |
|
|
风险评估(Risk Assessment) |
|
|
分组练习十:练习分析风险措施的需求 |
在练习九的基础上,进行“风险量化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步骤5:优化改进 |
|
|
建议措施及责任 |
|
|
PFMEA改进途径 |
|
|
措施的提出、评价和选择 |
|
|
采取的措施及结果的确认 |
案例分析 |
|
分组练习十一:练习提出和选择改进措施方案 |
在练习十的基础上,进行“改进措施”分析演练和讨论 |
|
8D和FMEA的链接(Linkage) |
|
|
单元小结:PFMEA的输出 |
|
4 |
控制计划的编制 |
|
|
PFMEA的关联 |
|
|
过程控制路线图(Roadmap) |
|
|
控制项目的选择 |
|
|
有关测量系统的要求 |
|
|
影响控制计划的几个因素 |
|
|
将PFMEA链接到控制计划 |
实例分析 |
|
控制方法的开发 |
|
|
分组练习十二:练习控制计划的编制 |
|
|
控制计划评估清单 |
|
|
单元小结:如何用PFMEA和CP来降低制造的风险? |
|
|
课程总结 |
|
|
|
|
六、本课程代表客户:
株洲电力机车(国企,电力机车/城轨研发设计及制造)
武汉神龙汽车(中法合资,汽车整车设计及制造)
株洲时代新材(国企,高分子减振降噪产品/特种涂料/新型绝缘材料研发设计及制造)
株洲联诚集团(民企,轨道交通零部件设计及制造)
比亚迪第十五事业部(民企,汽车零件设计及制造)
青岛欧特美(美资,轨道交通零部件设计及制造)
南车广州/昆明城轨(国企,地铁车辆制造)
比克电池(民企,笔记本用电池设计及制造)
仁宝电脑(台资,笔记本电脑设计及制造)
广州索哥波(法资,汽车灯具设计及制造)
资阳电力机车(国企,电力机车设计及制造)
建冠科技(台资,连接器设计及制造)
南玻太阳能(民企,玻璃设计及制造)
中钧科技(新加坡企业,医疗设备零件制造)
爱普斯科(德资,电子元器件设计及制造)
安费诺(RF,PCD)(美资,连接器设计及制造)
……共200余家企业
|